范文 > 观后感
+

国家相册观后感

2021-01-19    作者:    来源:

国家相册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励志台Lztai.com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家相册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家相册观后感1

  近期,我认真观看了学校安排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相册》纪录片。它将历史浓缩成5-10分钟的光影岁月,是一部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与制作精良为一体全媒体影像力作。它里面有许多集微纪录片,如:《儿时的游戏》《冰川的奥秘》《山就在那里》等等,每一集我都深受感动,其中《我爱你,中国》这集让我感触最深。

  这集主要讲的是黄大年、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报效祖国的故事。科学家黄大年,从赴英国留学,到成为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作为国际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黄大年在事业巅峰时期放弃了所拥有的一切,返回祖国。探测地面和海面深处是当今世界科技制高点之一,归来的黄大年深感时不我待。没有机库,他就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自己动手建。面对前来拆除“违章建筑”的卡车,这位大科学家情急之下竟然躺在了卡车前。归国七年,他就使中国深部探测能力迅速赶上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长春地质学院首任院长李四光同样是一位为报效祖国而归来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在英国的李四光受邀回国,有人要求他发表声明拒绝回国,并密谋扣留他。李四光不得不绕道法国,最后经意大利登船,秘密回国。当时,新中国年产的石油还不够全中国人点灯用。李四光根据自己的理论和考察,大胆建议中国石油地质工作战略东移。大庆、胜利、江汉等油田相继被发现,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年轻时赴美国留学,28岁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但他在20年里既不买房,也不买保险,亲历了日本侵华之痛的他,说:“反正我是要回国的。”1955年,经历长达五年的监视和软禁后,钱学森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1956年,钱学森出任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他当院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培训班,给100多名大学生讲《导弹概论》,他手写的导弹技术教材,成为中国航天技术奠基之作。这几期培训班的学生们,许多后来都成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推动了“两弹一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国航天人把钱学森归国的那一天,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轫之日。直到他去世前,中国航天界一直承袭这样的惯例,在每一个大工程结束后,要去向钱老汇报。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李四光钱学森,到新时代的'黄大年,一代代爱国科学家就像闪耀的群星,托起了民族腾飞的翅膀。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我,正在接受着疫情的考验。虽然暂时不能回学校上课,但我也不松懈,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国家相册观后感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是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但是,在这些平凡的人中,却有许多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国家相册》纪录片中讲到的掏粪工、为我们换来万户净的清洁工、还有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些人全部都是平凡但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些人。再想想自己乱扔垃圾、怕被碰瓷儿而见死不救、随便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是应该进行自我反思了。

  旧时代的中国奥运之路并不平坦。1932年,中国唯一一个奥运会运动员刘长春在美国洛杉矶参加比赛,虽然他并没有在这一次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但是,这位运动员像一道光芒,划破了中国奥运之路的“黑暗”。从此,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加入到奥运会比赛的队伍之中。在1932年之后52年的1994年,中国又来到了美国洛杉矶参加奥运会比赛。许多中国优秀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奋勇拼搏,取得了15块金牌的好成绩,弥补了老运动员刘长春的遗憾。

  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吗?没错,它就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境线上。在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而“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思为“大地之母”,这座高峰在当时测量的高度大约为8848米。是中国登山队登上了这座世界第一高峰,这个壮举足以让全世界人民惊叹。岁月无情,英雄老去,唯有山依旧在那里,英雄们无所畏惧的精神也跟山一起留在了那里,人们在那里互相帮助的温暖也还一直永存。

  1949年-1969年,中国先后开展了4次扫盲活动。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基本都是靠父母检查来保证质量。可是在1949年,却是孩子教父母!这等趣事何尝不让现在的人们捧腹大笑?而现实就是这样,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有80%的人并不识字,那时都是上学的小孩放学后回家教给大人认字。毛主席为了让全国人民学习文化,便开启了扫盲活动。如果你要是能看到当时的那个画面的话,肯定会为之震惊。在农村里,这一眼望去基本就看不见不学习文化的人们,在田地里干活的汉子们,干完活,找一块地,围在一起,拿着一本书开始练习识字。在家里的妇女们,每当干完活,就在一起复习之前学过的汉字。连老人都会找自己家上学归来的娃娃,让他教给自己他们刚学习过的汉字。就这样,经过小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的文盲率由80%降到了6.72%,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

  现在的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学习知识,我们还应该去了解祖先们的光辉历史,保护好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藏”。还应该心怀感激,感激身边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们,向英雄致敬!向祖国致敬!

国家相册观后感3

  第一,从创意上讲,《国家相册》立意宏伟、角度新颖。这个创意是力图通过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历史照片来把握国家历史。用照片来叙述历史、展现历史,这并不是首创,也不新鲜,过去也有很多关于“老照片”的栏目和作品,但是,新华社这次是用微电影的形式以“国家相册”的名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国家历史,这还从未见过,应该算是首次,而且是通过“相册”这个角度来呈现,无疑是想于细微处见宏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个立意的确宏大,角度的确新颖。

  第二,从构思上讲,《国家相册》民众视角、构思巧妙。国家历史肯定是宏大叙事,但宏大叙事必须与凡人小事相结合,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力。创意者以相册作为构思的主线,力图通过翻看照片来追寻历史,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英国著名作家赫克斯科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那么国家的记忆就是国家的文学,但国家记忆也包括国家中每个人的记忆,国家的文学也必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历史来集合和凝练。《国家相册》就是用每个人的私人相册来反映国家的历史和命运,就象一个家族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家族中每个人的相片,回忆起这个家族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第三,从内容上讲,《国家相册》扎根史实、扎根生活。历史是这个创意的源头活水,生活是这个创意的格调基础。在第一集《胜利的日子》里,并没有空洞地论述历史,而是用两个摄影师的镜头来说话,摄影师王小亭拍下的影像再现那个血雨腥风、凄凉悲惨的上海车站:日军轰炸后,到处充斥着炸飞的同胞躯体、孩童的哭泣,让人触目惊心,摄影师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受伤百姓愤怒的控诉、日本侵略者低头认罪的瞬间,与穿插其中的日本投降、东京审判、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一起,成为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个微电影采用的是讲述人口述的方式,讲述人陈小波女士象邻家大姐一样,娓娓道来,用生活的语气叙述着历史的沧桑,在亲切中暗含着对史实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特别是那句“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在平缓中透出了坚毅,显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真理。

  第四,从精神上讲,《国家相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历史上,中国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外敌入侵、内战绵延、自然灾害等,在内忧外患面前,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国家相册》就是要通过这些影像和画面,来展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国精神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价值,从而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文情怀。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9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