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皮书》这部影片里,有的人看到了家庭之爱,有的人看到同性之爱,有的人看到跨越种族的平等大爱,还有的人看到了人性本能的关爱。其实,很多吧,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绿皮书获奖引争议,但不可否认,它是个好片子。
影片里的两大男主角登场:唐·雪利是一名才华横溢、艺术修养深厚的黑人钢琴家,在20世纪六十年代(插入一句:原美国总统奥巴马也生于这个时候),种族偏见根深蒂固,尽管他过着看似豪奢的生活,却始终要因为肤色遭受各种不公平待遇;托尼·利普是白人,讲义气,爱耍小聪明,三教九流之辈,文化水平不高,胃口极大,刚丢了工作,曾经也持有种族偏见,为了维持家用,无奈接受了为这名身份高贵、但肤色被视为低贱的黑人艺术家开车的职位。从被迫接受到主动维护,和博士共处了两个月后,他重新更正了自己的价值观。
《绿皮书》在影片里是一本黑人南方吃住指南,因那张绿色海报一度容易让观众误记成《绿皮车》。管家将这本指导手册交给托尼,叮嘱他照此书攻略能在意识形态严重分歧的南方巡游中,顺利帮雪利找到为数不多的准许黑人吃住的地方。影片里并未体现托尼如何使用它,但从雪利居住的一些场所能猜到,托尼办事非常麻利,一定是按着这本地图册妥当地帮雪利打点好了一切,虽然也会横生枝节但非在托尼预料之类。另外《绿皮书》的片名更像导演要定的中心思想,告诉读者这是电影的线索,导演关注并瞄准的正是种族差异的痛点,也许解决不了这个世纪难题,起码能让观众去思考答案。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南北差异很大,历史上少有战乱,唯一的内战就是因废奴运动引发的南北战争,当时的林肯总统颁布解放宣言,标志了废奴运动的胜利,但南方种植园主因利益诉求并未完全解放黑奴,百年过去,南方的种族观念依然十分强烈,北方也未能完全消灭。影片里黑人只配在黑人俱乐部用餐,黑人在白人餐厅里出现时一定是服务生以下的角色。
唐博士的艺术素养全片给予了充分体现,他的工作室富丽堂皇,处处精心布设,各种价值不菲、品味独特的工艺品随处可见,以至于我们的白人小哥托尼刚进去后犹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唐博士一袭锦袍加身、高高在上的审讯式口吻让托尼反感,他在后面旅程中曾口吐抱怨之言,但我们可以猜测这种非主流的装扮可能是唐博士一次刻意设计的面试,也在小心伪装保护自己,他的成名之路因为肤色原因要比白人坎坷得多,所以他才更加谨言慎行。相比唐博士的高雅居所,小白托尼哥家的房子就简陋了,我当时还讶异这1960年代的房间就已经是现在我们的欧式装修风格参照了,但和托尼的艺术设置比起来,他家的陈设在那个年代估计中产都称不上,也暗示出他的身份地位,没有远大志向,得过且过,尚属于在马斯洛需求配置里挣扎在温饱线的状态。
不过在情感需求上,小白托尼哥可是赢家,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小唐虽物质富足却孤家寡人、形单影只,好丈夫和好艺术家不能两全,所以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满目愁云,满腹心事,通过他的两个合作伙伴托尼才间接得知道唐不远万里在南方巡演的真正目的:他希望通过个人能改变环境的不公,他渴望在离开舞台后依然能得到白人应有的尊重。无疑,这种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他的一生成长中早已有过数不清的嘲弄,所以他对在巡演中遇到的不公待遇一味忍耐,还劝托尼不可为此动武。相反托尼的大打出手反而能解危局,两人截然相反的处世原则。他的绅士风度,没有换来对方的尊重,他主张“要用尊严而非武力去改变”,最后一场巡演他的唯一一次反抗也未能奏效,甲方还是没能退步,他们选择了拒绝,却未能带来实质性推动。值得肯定的是,个人撼动不了群体意识的根基,起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托尼和唐的文化品位、道德准则、性格特点迥异,完全不相匹配,但他们的相处模式平等又友善:唐对托尼开始的顺手牵羊行为严厉批评并督促改正,但也丝毫未能抹杀他对托尼的整体人格评价,他愿意帮助他写情书哄夫人开心,也愿意为了托尼不惹麻烦而委屈放下尊严接受表演;自然他也有缺点,犯错后也胡乱找理由搪塞而不愿直面错误,人无完人,重要的是他和托尼俩人都不曾只顾刻意放大人和人之间的差异,而是用类似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大同世界观来看待周遭事物。
差异不代表沟壑,他们在两个月的旅途中有争吵,有交心,有温情,碰撞出无数有趣又有爱的火花。唐和托尼的俩人身上除了差异还存在天性善良、善恶分明的共性,一次次危机的化解让两人的嫌隙逐渐抹平,渐渐忽略了外在的差异,心意共通,两个人能在后来产生深厚的友谊。肤色并非能阻碍人心交通,同为黑人照样互相排挤,白人之间的战争更是不可避免,种族歧视无非多了一个争斗打闹的借口罢了。当最后一次遭遇警察,并非为难,而是善意提醒并帮助疏解交通使托尼换好轮胎时,他们也感受到了“圣诞快乐”的最本真祝福。
观影过程中,我不断在想,难道只有种族认知偏见才是偏见吗?身份认同处处存在,我们黄种人的字典里又何尝不处处隐藏着偏见?最明显的职业工种歧视,白领的看不起蓝领的,蓝领的看不起黑领的,当官的、种地的、大老板、小商贩,人人身上贴标签,身份差异造成的阶级分化依然很严重。“寒门难出贵子”一文之所以也击中无数人痛点,说到底还是对固化的阶层流动寒心,即使砸锅卖铁供儿子上了好大学,也不一定能融入到一路富裕而顺利进入大学校门的富人圈子里。农民工怕弄脏地铁座椅而蜷缩在行李处被大加赞赏不就是一种变态的阶级歧视么?
其实种族差异与其说是人心相左也不尽然,困在那个圈子里的人被正向灌输、非自愿地接受了这种奴役观,即使某个人想跳出来反对,他只会被众人理解成“疯子”。想起昨天看完的那本人类学书里,多瓦悠人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终极答案是“祖先是这么说的”,没人能去打破。这种空前压抑的环境或者说笼子,在很多影片中都有导演去思考和展现。谐星黄渤的处女作电影《一出好戏》也在里面表现了提出异议的人被群体逼疯,探讨如何改变普罗大众错误的认识。改变群体偏见非个人能力所及,但这个沉闷的铁罐子需要一个导火线去引燃,需要有一扇窗口照进光来,就像鲁迅提到的“铁屋子里的呐喊”。这样的个体往往是牺牲品,美国历史上已经倒下过很多位,林肯是代表。影片最后提供了一些事实性的内容算是给观众一个差强人意的交代,证明大钢琴家这番艰难征途还是对推动意识改革产生了很大作用,重点还是放在了两个陌生人因此而摩擦产生出的深厚友情。于小家、于大家,都是圆满结局。
影片落幕时,托尼的妻子抱着唐博士感动地说,谢谢你帮他写的那些信。这里让我眼角泛起了泪花。知子莫若父,知夫莫若妻,“傻人有傻福”,直肠子的托尼有如此善解人意的妻子在背后支持他、肯定他,这一辈子的好福气也是上天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