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观后感
+

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

2019-02-2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以下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与大家分享。这样的一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可以说还是众望所归的,相对于一些巨制,有些剧情的电影似乎需要耐下性子来看,或许再看一次,你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罗马。

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

阿方索·卡隆导演的《罗马》,终于拿了今年的奥斯卡,众望所归。很多人很早之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纷纷表示:这明明讲的是墨西哥的故事,和意大利的罗马半毛钱关系没有。

乍看之下的确如此,但如果深究导演的本愿,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罗马”,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这一切还得从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起。

1936年,万念俱灰的茨威格辗转来到南美洲。经过了20世纪头二十年的一战,他看清了很多东西:礼义廉耻、自由平等博爱、乃至于起始于17世纪维也纳会议的契约精神,在一战的阴影下全部丧失殆尽。列强们为了瓜分势力范围,悍然撕毁条约,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惨剧。欧洲大陆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茨威格本质上是一个欧洲主义者。他为欧洲文明摇旗呐喊了二十年,直到一战。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欧洲文明伴随着电气驱动的机器轰鸣声,走过了狂飙突进的一个世纪。文明的飞速发展起源于17、18世纪的科学与思想启蒙,牛顿第一定律、《论法的精神》、《国富论》和康德的自由意志哲学,构筑了启蒙时代灿若星辰的底色。机车轰隆隆驶过欧洲大陆,带来的是世界经济轴心不可逆转的西移。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水晶宫的赞叹“文明的奇迹、人类的杰作、多么伟大的时代”,象征着欧洲文明的顶点。

1914-1918年,文明的顶点没有阻止欧洲的全面战争,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已经无法用“文明”来解决。茨威格为挽救人性奔走呼号,他以战地记者身份来到战场,亲眼看到了累累尸骨,痛心于文明的不堪一击。他在给友人的信里写道:“欧洲文明是要消亡了,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启蒙时代也不曾教会我们团结。”

后来,他再也无法忍受战后的危机四伏与世态炎凉,毅然出走,来到了南美洲。据说,他在临行前与友人告别时,用一种近乎冷笑的语气说道:“只有人性的贪婪与丑陋,在欧洲我已经看不到美德的遗存。什么文明的奇迹,如今不过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罢了。”

来到南美洲以后,茨威格觉得心旷神怡。他写阿根廷:“西班牙的古老文化在那一片尚未被鲜血沾染和尚未被仇恨玷污的更加辽阔的新土地上得到了保护”;写布宜诺斯艾利斯:“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为之奉献的那种信念:达成思想上的一致在那里依然存在、依然有效和依然起作用”;写巴西:“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在那里也会共同生活得相当和睦、相当礼貌,不像我们在欧洲的彼此交往中含有那么多的敌意。”

欧洲文明起源于罗马与希腊,而这两者之间又只有罗马延续了数百年的强盛,它的宗教传统和人文精神影响至今。这就是为了导演选择了“罗马”来作为这部电影的名字。这不仅是电影里那个墨西哥中产社区的地名,也象征着欧洲文明在新大陆的生根发芽。

阿方索·卡隆导演的《罗马》,终于拿了今年的奥斯卡,众望所归。很多人很早之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纷纷表示:这明明讲的是墨西哥的故事,和意大利的罗马半毛钱关系没有。

乍看之下的确如此,但如果深究导演的本愿,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罗马”,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这部电影聚焦1970-1971年的墨西哥城中产阶级社区“罗马”。他的镜头左右巡梭,以最小的单位——家庭为立足点,最微不足道的人物——女佣Cleo为观察对象,任贯穿70年代的墨西哥动乱如流水般掠过这个家庭,Cleo和女主人Sofia一家的生活仍然如故,看不出有丝毫被颠覆的可能。

扮演Cleo的演员Yalitza Aparicio是毫无表演经验的新人。但她有这样的魔力,她的外表等同于她的灵魂。Yalitza Aparicio矮壮,浑圆,五官棱角分明,所有能量都封存在体内,坚毅而质朴。

阿方索·卡隆拍《罗马》的大部分角度都非常写实。越是惊心动魄的时刻,镜头的气息越冷静,越保持距离感。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发生的时候,Cleo和Sofia的母亲正在家具店选购婴儿床。听到街上的暴乱,她们和其他顾客一起到窗前张望。街上快速移动的人群如蝼蚁,透过玻璃窗,下面发生的惨剧显得非常遥远。

奥斯卡最佳影片罗马观后感

这场暴乱起源于民主派和军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令人唏嘘的是,Cleo的前男友,持枪闯入家具店打死一个示威者之后,把枪对准Cleo,过了五秒钟才反应过来。他站在原地,盯着Cleo不眨一下,也没有把枪放下。他是坚定的极右翼,在和Cleo第一次啪啪之前,还给她表演了日本的剑道。Cleo怀孕以后,他趁着和她看电影之际溜走,再也不知所踪,直到这次指枪对视。

后来Sofia的丈夫也彻底抛弃家庭。Sofia带着四个孩子和Cleo一起去海边度假,两个孩子在海中遇险,不会游泳的Cleo涉水往海里走去。

镜头在侧面隔着一段距离注视她,Cleo在一个个浪头中的剪影像磐石般坚定。浪花中看不清她救起孩子的动作。仿佛人不是她救的,是孩子被浪冲到她的身边,一个人逐渐变成两个人,三个人,大海选择了把孩子还给她。她把孩子一个个救起,大家都抱住了她。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海报。

《罗马》展现的是一部真实的历史。它不去剖析和批判历史,影片中两位被男性抛弃的女性角色Cleo和Sofia也从未反击过一次。看上去她们只是逆来顺受,被动接受一次次厄运的预兆。屠杀和背叛不用批判,仅仅需要对比。《罗马》中的女性以惊人的毅力和理性让生活保持在正常轨道上,抵御男性过剩的欲望带来的杀戮和离弃。

这也是一部欧洲文明的挽歌。“我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为之奉献的那种信念,在这里依然存在”,这是茨威格对淳朴美洲的赞叹。在电影里,这也是对女仆的赞美。即便在社会大动荡的年代,也不丧失人伦、道德和理性,这就是茨威格一直想找寻的欧洲文明。这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所要表达的意涵,是一样的。

《罗马》是回忆,也体现了导演的价值观。他在回忆中找到某种存在于Cleo和Sofia们体内的,人类共通的精神:这种精神保护人类在危险中延续种群,免于仇恨与疯狂。这种精神,就叫理性。

茨威格曾在美洲看到希望,最后自绝巴西。多希望他在那片土地上看见她们的脸庞。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