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从自然中走来,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一片圣洁的土地。在看着一部电影的时候,你能够体验到最真实的游民生活,这里的世界是干净的,是纯粹的,也是渺小的,但是却会让人的内心变得无比的澄净、安静,或许这就是那种力量吧。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在黑暗哭泣中开始的剧情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在黑暗承诺中结束的故事,如阴云罅隙中的暖光,让人心怀希望。这是一部温暖的电影,隐忍克制又不失温情,如同大提琴的音色,低沉舒缓地把观众渐渐带到情境中去。
影片这样开头一只飞蛾落在窗户上,俄玛在梦中哭醒,问身边的丈夫“天亮了吗?”,在俄玛生命结束时,飞蛾又出现了一次,我觉得是在暗喻俄玛的拉萨朝圣之路,她一开始就明白是条不归路,但还是如飞蛾扑火般地毫不犹豫。
故事情节似乎没张力,一直在很隐忍地进行。人物的面部表情凝重,背景的天空没有印象中的西藏蓝,总是阴云翻滚,就连朝圣路上的山丘都是灰蒙蒙的样子。导演似乎刻意为之,人物的喜怒哀乐皆不形于色。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伦理剧,人物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复杂,一个重组家庭中的妈妈、继父和孩子,还有那个引发俄玛去西藏叩长头朝圣的亡夫,把家庭中常常出现的情感冲突放到有深刻宗教背景下的西藏展开,这是影片吸引我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影片中有大量俄玛叩长头的场景,尽管曾经在青海塔尔寺见过这种宗教仪式,但电影中,不管是柏油路还是泥泞路,不管是风吹还是雨淋,三步一叩,步步相连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坚定和无畏的神圣朝圣之举,还是引起内心的震颤。不置身那个环境,也许很难想象和理解,当地的人们为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做这样的事情,不用谁去督促,自觉自愿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只为去到拉萨?
人物形象最饱满的当属男主角罗尔基。他面临的情感和家庭伦理关系最为复杂。当妻子一意孤行地坚持要独自长叩朝圣之后,不明原因的他,先是反对,接着是担心,最后还是无奈地给她做了一副磕头用的套在手上的护具,从那句听人说松木的结实的话中,体现出对妻子的关爱之情。导演在细节的处理上独具妙心。电影开始了很久,做为男二号的孩子,一直没有台词。父亲病故,妈妈重新组建家庭,继父不待见,只好寄养在姥姥姥爷家。小小孩子,叛逆,固执,搞坏……后来,在妈妈朝圣之路进行了三个月后,这一家三人重聚一起。一个夜晚,在一堆篝火前,妈妈和继父,唱起了主题歌《请你干了这杯酒》,孩子冷漠地抗拒不喝,本来是一首祝福的歌,没有激起欢乐的气氛,倒是隐隐让人产生了担忧。
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男人在陪着妻子朝圣的路上,已经完成了一次成长的脱变。他曾经狭隘过,自私过,不接受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妻子病故在路上,他平静地处理后事,把妻子和前夫的照片撕开摆放的时候,他还没有真正地成长,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在失去连接的纽带后,难免会冲突,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反而让两个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彼此开始接纳对方,建立了一种彼此相依赖的关系。此时,罗尔基已经超越了俗世的情感,活出了大我。
这里不得不提男主角的扮演者容中尔甲,这是我最喜爱的藏族歌手之一,这是他的首次触电,以我现有的认知,可以肯定地说,这跨界表演足够出色。
在《阿拉姜色》里,一切围绕的是实实在在的藏民生活。在这生活中,有宗教,有生死,有仪式,更有人类普遍的情感困境。
曾经在一部美篇作品里,详细了解了西藏天葬的整个过程,《阿拉姜色》中,罗尔基在按照本地习俗安葬妻子后,镜头中有个秃鹫一闪而过。我脑补了一下,女主角俄玛升天了。
无意对人类的各种安葬形式加以评论,就西藏的天葬而言,无污染,不占地,来自自然,回归自然,这种超然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值得尊敬。
《阿拉姜色》,请您喝了这杯酒,不浓烈清香,但清澈清纯,没有商业片的烟火味和情欲味,在平和克制的节奏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道德、信仰与责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