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两段关于高考满分作文的“题外话”。先是上海那篇满分《他们》的作者,经不起媒体的“围追堵截”,吓得不敢再接受采访了。后又传出福建的满分高考作文《我于咖啡中看见》被网友揭发有抄袭之嫌。一时间,高考作文被“炒”到空前的热度――似乎,媒体们在接受了教育主管部门淡化“高考状元”的建议后,终于找到了又一个大有可为的高考新闻题材。
对于满分的追捧,不知是人的天性抑或是中国人传统的偏好,获得满分总是一种荣耀。某地高考作文阅卷若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满分缺席之后,重见满分作文,更是荣耀中的荣耀。人们又议论说,高考的满分作文应该是四平八稳之作,那些个性鲜明的大赛得奖之作未必能在高考中拿到满分。我倒觉得,文章的好坏本就是众口难调的事,满分作文的缺席,没什么大不了;满分作文(上海卷今年作文满分为70分)和68分的文章,也不见得谁更上乘些。
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评析中,有这样一种表扬最让我“害怕”:大意是说某某题目,能帮助考生拓展视野,丰富观察外部世界、观察生活、观察他人的视角等等。一个作文命题被加诸了社会责任,未免有些“不能承受之重”的意味。应试作文就是应试作文(这里的“应试”没有影射应试教育的意思,纯粹取“应对考试”的本意),考试结束了,再好的作文命题也只能成为考生的回忆、老百姓的谈资、语文老师的研讨对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要求它做些什么?影响一届考生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吗?
当然,高考满分作文有它不可取代的借鉴价值,它们正是所谓的“优秀作文选”、“范文集”的必选篇目。最笨的借鉴,是把满分作文当作课本里的背诵篇目一样,背到烂熟于心,随时准备实行“拿来主义”。稍微灵活、聪明一些的借鉴是,把范文中的观点、论据、警句经“消化”后“占为己有”,下次遇到另一个题目自然而然地想起,融会贯通。最高境界的借鉴,是无招胜有招,不是记得那些有形的文字,而是无形的视角、论证或叙事的方式。总之,最要不得的是把一篇满分作文夸得花好稻好,让众人以为找到了所谓高考作文模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