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天,我凌晨三点才入睡。
母亲因为辟谷疗法加贫血,在帮我去宿舍取东西时,晕倒了。
那是我活这么长时间第一次上救护车,但心中半点兴奋都没有。看着脸色苍白,面无血色的母亲,我心如刀绞。在帮她拭去流下的泪时,她弱弱的一句“妈妈难受”。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仍在敲打着我的心。
我在医院中奔走,缴费,验血,取药,拿着医保卡的手一直在抖。我知道我真的害怕了,那时候我的脑中几乎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在害怕什么,不是我笨,是我不敢想。
好在,只是营养不良导致的虚脱。
当我站在急救担架前,再次见到稍微缓和点的母亲时,我终于明白,自己在害怕什么了。那就是:看着至亲走到生命尽头,却再也没有机会和亲人说一句“我爱你”。
现在的社会,太多的人们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农民离开村子,到城里成为民工;普通大学生在毕业后与父母隔着万水千山的城市扎下根来,成为白领;条件优秀的人家,把孩子送出国留学,赚得绿卡,成为某籍华人。
无论他们混的好不好,都有了一份自己的生活方式,慢慢地,成功者获得了富足的生活,失败者也渐渐被生活麻痹。而无论外面的世界是风雨还是阳光,他们都渐渐淡漠了与生养自己人的联系。
当然,他们也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只不过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时间去表达。为了让父母家人过得更好,他们也只能逼自己再忙碌一点,再多干一会。可是却忘了,人终会有那么一天,无法预料,不敢想象的那一天。
为了挣钱,有人在春节都舍不得买一张火车票回家看看;为了挣钱,有人多少次婉拒了父母想见一面的请求;为了挣钱,有人在听到父母病了的消息后,也只能咬着牙打钱,然后转头痛哭。其实他们都明白,自己对父母的爱迫于生活,变得那么沉重,梦里思念的家乡依旧遥不可及。
但也有一些人明白过来,辞去年薪二十余万的工作,返回父母居住的地方当起了一名微不足道,月薪只有两千余元的电工。在那些质疑者看来,他的选择很不值得。可是,不要忘了:只有陪伴,才是最真情的告白。
家人希望你过得好,衣食无忧,但更希望可以和儿时一样,每日伴你左右,这看似矛盾的想法里隐藏的,是沉重的爱。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留在父母的身边,哪怕我并不那么富有。因为我知道,母亲说“你走得越远,发展得越好,我们越高兴”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恋恋不舍,隐隐作痛。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这个结论,是我坐在母亲的身边不停地拍着她说“妈妈别怕,我就在这”,看着妈妈哭得不成样的脸时得出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