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

《黄帝内经》:食疗“治未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2019-06-13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文稿 | 儒风君

《黄帝内经》说:“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不亦晚乎。”
很多人平时不注意养生,等生病了才去治疗,就像口渴了才开始挖井一样,为时晚矣。
药疗暴烈、食疗温和。日常生活中只要饮食得当,就可以吃走疾病、吃出健康。

阴虚,吃什么
阴虚,本质上讲就是精血亏虚,主要体现在肝肾方面。
年纪大了就会气血亏空,就好比小孩会长个,老人长皱纹一样,这是自然规律。
很多中老年朋友走在路上,忽然间觉得心慌气短,这就是阴虚的典型表现。
阴虚不是病,但放任不管,时间长了也会引起其他疾病。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食疗,将阴虚控制在“未病”阶段。
滋阴的食品很多,选择时可大致掌握以下规则:
凡是喜阴的,生长在水中及潮湿环境的食材,大多具有滋阴效果。比如各种蘑菇、木耳等菌类,以及还带、紫菜、鱼类等。
有条件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日常饮食中保证“每日一菇,每日一鱼”,即可达到滋阴养生的效果。
另外,阴虚体质的人不宜剧烈运动,尤其是盛夏和严冬。从中医理论讲,汗血同源。大量出汗会损伤人体的津液,你本身就已经阴虚了,再去剧烈运动,无异于透支健康。
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和缓的运动方式,例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很适合
阴虚体质的中老年朋友。
内热,吃什么
内热,就是人体内的阴阳调节失去了平衡。
内热分为实热和虚热,年轻人阳气旺盛,因为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产生内热,多属于实热;中老年朋友气血亏空,由于阴虚而表现得阳亢,多属于虚热。
无论实热还是虚热,热极了都会化火。有些人一出现牙疼、便秘、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就开始吃牛黄上清丸、三黄片一类的降火药物。殊不知吃药去火无异于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苦寒的药吃久了,更容易阴阳两虚,严重的引发疾病。
《黄帝内经》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意思是说,内热引发的疾病,必须要注意饮食,一是不可肥甘厚味,二是不可吃得太饱。
1
心火吃莲子
心火旺盛的人,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同时,“舌为心之苗”,心火旺盛的人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饮食方面,莲子芯是去心火的最佳食材。每次取2至5克代茶饮,很快就能把心火降下来。
2
肺火吃荷叶
肺火过盛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喉咙干痒等。
荷叶具有芳透、宣发的功效,可以将肺热很好地排出体外。取粳米煮粥,熬好后将新鲜荷叶投入粥中焖煮15到20分钟即可食用。
3
肝火吃蛤蜊
肝火旺盛的人一般脾气暴躁,容易发怒,伴有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等症状。
饮食方面,蛤蜊入肝经,专门降肝火。另外饮用菊花茶也可以疏肝理气、降火明目。
4
胃火五汁饮
胃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过度,人体的需求和摄入量不成正比,积攒在体内就会化热、化火。味火锅生的人,容易出现口干、口臭、口苦等症状。
饮食上降胃火,可以选取梨、荸、藕各100克,另加入生地、麦冬少许,榨汁饮用。对于长期吃肉饮酒、胃火旺盛的朋友很有帮助。
湿气重,吃什么
中医上有痰湿、脾湿、湿热、风湿等说法。究其根本,都是人体津液代谢失常的结果。
近些年患风湿的人越来越多,归根到底还是饮食结构出了问题。
一方面,经济条件好,饮食观念缺乏,导致摄入量过多、营养过剩。
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摄入和排出不成正比,久而久之,淤积成湿气。
从饮食角度讲,辛味食物具有除湿的功效。
在气候湿热的四川,人们爱吃辣,就是因为辣椒性味辛温,吃辣可以通过出汗的方式把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
此外生姜、黄酒、薏米等也都具有散寒除湿的功效。
养阴、清热、除湿,治未病,是中医养生智慧的精华所在。
以食疗代替药疗,有助于自己和家人远离疾病,健康生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