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

改变思维方式,获得彻悟智慧

2019-05-05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我们说,中国儒家有很多观点在思想上是极其深刻的。它是一种接近纯粹哲学意味的东西。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今天的现实里把它化用于实践,它在你的心里就会点醒一种彻悟。这种方法能够给你一个光明的出路。

有了外在的学习,又有了内心的彻悟,达到这种内外合一的时候,其实还要有一些现实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里才行。

孔子给我们提示了这样的方法。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孔子大概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很有名了,很多人认为他知识渊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远近之人,各色人等,不惜远道而来,向他请教各种问题,比如乡村一位种田人也来向孔子请教有关种地的问题,于是孔子说了上面这番话。


第一,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一贯的为人处世的作风——谦虚。孔子在任何场合,毫不避讳自己好学,但他也清楚地知道,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际,而同时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人不可能事事都懂,无所不知。

因此,每个人对待知识都应该始终保持诚实谦虚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农来自请教种地的问题,我不懂农业,就承认自己“空空如也”。


第二,孔子虽然谦虚,但也有自己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个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那么,面对浩瀚的知识,怎么办呢?那就是“叩其两端而竭”。

即叩问事物的始终、本末、上下、精粗、内外、高低等正反两方面的情况,深入探究,从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恰到好处地处理一切事务。


也就是说,一个人懂得的具体知识是有限的,掌握的具体技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他遇到事情能“叩其两端而竭”,掌握了中庸之道这一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可以了,知识、技能掌握那是没有尽头的。


也就是说,一事当前,人要跳得出,不要沉浸在这个事情的过程中,纠缠于细节,而是要抓住这件事情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事情的解决,知道问题的真相。

凡事在你眼前,你就问问自己,最好能怎么样,最坏能怎么样?然后你才可以决定怎么做。这叫“叩其两端”,就是问它两端的极值,然后来统观全局。

这里要说到一个有名的小故事。德国一所小学的课堂上,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淘气,从来不认真听讲,老师实在太烦他了,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给他出了道题。



随口说:“你坐在那儿算,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一直加到一百,你去算吧,最后得多少?”

老师转身接着讲课,没过几分钟,这小男孩站起来说是五千〇五十。老师大吃一惊,问:“你怎么算出来的?”

那小孩说:“一加一百是一百〇一, 二加九十九是一百〇一,三加九十八还是一百〇一,这样两头加,加到中间,五十加五十一还是一百〇一,那么五十个一百〇一不就是五千〇五十吗?”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大数学家高斯。

小高斯用的这个方法,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叩其两端”的方法。


我们会碰到许多问题,关键在于要找到一种最简便的解决方式。在生活里,我们多容易按照既定的逻辑去走啊!

我们能跳出来吗?只要我们问一问所谓最好和最坏的情况,也就跳出来了。

我们按这样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就不至于在细节的纠缠中耗费太多细腻的心思。

关于智慧,每个人如何去彻悟,还是有方法可循的。

所以,以知识作为积淀,以智慧作为我们努力提升的境界,每一个人循着自己的心往前走,都能够找到他生命的意义,丰富他的人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