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 jingboguoxue)
曾国藩曾对子女说:“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儿孙。”
他对他的学生李鸿章解释自己的苦心时说:“儿女有出息,给钱有何用?儿女没出息,给钱又有何用?”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并不是给孩子留多少存款,多少栋房子,多少辆轿车,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们多少人生智慧。
1
第一,学会耐心地倾听。
人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少说多听。
《史记》有句话说:“言能听,道乃进”。就是告诫我们,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话,才能有所得。
但如今很多人都缺乏耐心,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完,总觉得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
其实没有谁可以忙到连等待别人表达的时间也没有,因此你缺的不是时间,而是素养。
在对方一股脑儿的倾诉里,可能有家长里短的唠叨,是非曲直的纠葛,甚或冲动鲁莽的冲撞,令你心生反感,难以接受。
然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则应宽容大度,让人把话说完,哪怕其中只有一句有益,也应视为精神营养。
父母的行为具有示范、榜样的作用。引导孩子学会倾听,父母首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理解他,才能听得进对方的话。
在和孩子交流后,还要引导孩子认识倾听的好处,从而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
第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
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是父母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阅读呢?
1. 要读
经典。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
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
学习与吸取的。
2.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
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3. 不能死记硬背。
曾国藩曾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4. 勤做笔记。
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
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
3
第三,可以和任何人沟通。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没什么感情交流。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为对方做了什么,基本不说出来,心想着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说白了这就是缺乏沟通的表现。
有人曾说:“在这个年头你要出人头地,说穿了没什么大学问,就是敢表达自己,让别人充分了解你的长处,你才能被人赏识,才有可能成功。”
这话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也有一定道理。
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更重要的是也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幸福。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先从自身做起,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
4
第四,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甚至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许多父母的头等大事。而成功教育的第一步,莫过于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换灯泡,这不是什么高贵的表现,而是不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动手做事,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
要想让孩子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积极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等待。
或许在此过程中,孩子会做得不十分恰当,但是就是在这些小事的处理过程中,孩子才渐渐成熟起来。
家长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勇于
实践,帮助他们不断地成长起来。
5
第五,懂得尊重他人。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得先学会尊重他人。
有的人,自以为很高贵,看不起别人,对待地位比他低下的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炫耀欲,这种人往往是层次低的人。
没有人想让自己孩子成为这种层次低下的人。但往往却事与愿违。
很多父母为孩子花钱从来不吝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却很少对孩子进行尊重教育,孩子不懂得尊重长辈、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
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先从
感恩父母开始。
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种小的事情、小的情绪让孩子熟悉这种
感恩的状态,并最终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尊重。
6
第六,养成孩子严谨的品性。
严谨的品性是孩子将来与人交往、受人尊重、让人欣赏的最基本的人品。
社会是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要使孩子将来能够适应繁杂的社会性事物,就必须养成严谨细致的习惯。
时常听到不少父母说:“我们的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
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也是因为马虎,错好多题”,“真是让我们着急,怎么说他也不管事,可怎么办呢”。
归结起来,这就是孩子做事不严谨,就需要引导孩子做事的计划性。
父母应该给孩子讲,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等。
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严谨细致习惯,帮助孩子克服做事马虎、毛躁、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毛病。
7
第七,懂得自我批评。
有教育家曾说,“批评孩子,不如帮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批评,坚持自我批评。
只有逐渐地学会了自我批评,孩子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和原因。
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批评,家长一定要发挥好带头作用。
家长也难免犯错误,在孩子面前也要勇于认错,有错就改。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失去家长的威信。
其实这样想完全是多余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如果诚恳认错,并加以改正,孩子对父母反而会加深理解和尊重,也会使孩子明白做人的基本要求,从而更加主动地约束自己。
8
第八,培养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师、家长,通过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知识更新或者增加一倍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之中必须时刻学习,才能
保证跟上时代的节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与其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倒不如让孩子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更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
自学能力要从小培养,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呢?不妨试试下面三个方法。
1.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父母就不用操多少心了。
2. 引导孩子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
最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3. 创造一个自觉学习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求孩子去读书,自己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全家人能够一起坐下来,一起读书,一起讲故事,一起画画,一起拼图,那么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