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死亡课》是一本由[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课》读后感(一):很少有关于死亡的书

  这本书是讲关于死亡的方式、事例、数据统计、宗教的理解、以及应对等等,序言中“餐桌上的马”挺有意思,比较生动的刻画了人们对于死亡这个话题的态度。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此书没有很好的安慰作用,但书的后半段提到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要么死亡是失去意识,要么是灵魂到了其他地方。

  《死亡课》读后感(二):我们都将死去

  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有了死亡,生的价值便被动摇。

  和歌中说:“怒放的樱花,衰败的樱花,都是注定要凋谢的樱花。”死亡让众生平等,那么,我们生命中的坚持、努力与奋斗,价值何在?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死亡。加缪说过,哲学真正严肃的命题只有一个,即自杀。自杀是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把握,而死于床笫,则是被命运所玩弄。古往今来,人类一切智慧其实都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自杀,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地活下去。

  死亡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话题,本书力图让我们面对世俗的那些问题——如何平息丧亲之痛;当你还想不明白生命意义时,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对临终者以关怀,如何不伤害他们尊严;面对死亡,我们应有怎样的伦理担当。

  这是一本务实的生活指南,人固有一死,正因为人人如此,所以多少安慰了个体的恐惧,但每当我们思考它的存在时,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因为我们对它几乎没有多少了解,人死了,则一切信息彻底终止,它像黑洞一样,只是吸收,绝不释放,我们无法窥透其中的奥秘。基于有限信息,我们只能作出有限判断,而这,恰是本书令人叹服的所在。

  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教材,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

  《死亡课》读后感(三):死亡教育的必要性——leo鉴书(52)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个部分很有逻辑的讲述了相关的内容,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自己的死、别人的死,以及自杀的伦理等。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两个美国印地安人的故事(P42)

  “安妮和奶奶”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门理解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书)中,那瓦霍小女孩安妮10岁了,她的奶奶告诉她:“当你妈妈织好这块地毯的时候,我就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了。”安妮听了很担心,她决定先一行步阻止奶奶死去。于是安妮在学校里使劲调皮,让老师找妈妈谈话,这样妈女就能停下手里的活。她还把羊圈里的羊群都放了出来,这样大人们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去赶羊。安妮甚至偷偷地将毯子拆掉。当人们明白安妮这样10的目的之后,安妮的奶奶对她说,这二自然的规律,自然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最终,安妮意识到她不可能让时间停滞。她开始编织自己的那块生命之毯。

  “奶奶的饼干罐”讲的是印第安老奶奶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罐子她的小孙女有占害怕这个罐子。但是,当奶奶打开盖子,取出了一块饼干给她的时候,她便不再害怕了,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饼干罐。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奶奶都从罐子里取出一块饼干给小女孩,然后再给她讲一个印第安人的故事。在小女孩的脑海里,充满了印第安人的辉煌和自豪。但是,有一天奶奶去越了。爷爷把这个头骨罐子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她,这个罐子是满满的,里面不是饼干,而是奶奶的爱。有一天,她也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要往罐子里装满饼干……小女孩明白了,当她将奶奶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奶奶的生命和灵魂就会与她在一起。

  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信不信来世,认识死亡、面对死亡的同时要记住“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有生之年活得幸福充实”能让我们感觉好些!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本书终归是学术作品,读起来没有通俗读物那么容易,但仍然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有空需要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死亡课》读后感(四):社会性课题

  2011年4月《西藏生死书》正式解禁出版,因为隶属于敏感题材,出版公司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大型的宣传,但是销售却一路飙升,与此书能够抚慰很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慌不无关系。

  就世界人口来说,当下之中国无信仰人群(迷信另当别论)的比例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纵观世界各地的宗教和信仰,最终极的问题就是解惑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又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对于没有信仰之人,出生代表过去或许可以不予以考虑,死亡代表未来必将亲历的结果,迷惑,忧虑,惶恐等心态是源自不知道生命终结之后是另一种开始,抑或是就此消亡。因此,《西藏生死书》这样一本教人生时即可坦然面对死亡,净化心灵的作品,自然为浮躁时代里盲目而无所依的人群带来了重要的安抚。虽然它并不是那种强烈地宗教灌输作品,但是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一本以信仰为蓝本的生死启示录。

  比起《西藏生死书》,这本名为《死亡课》的美国著作,却只是把宗教信仰纳入其中,作为整个课题的一部分,来研究,呈现整个人类死亡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死亡课》实际上是一本关于社会死亡学的作品。

  或许一提及死亡,多数人都要心生忌讳的,即便如今算是极为开放的时代,可是死亡依然是一件让人极力回避,不敢直面的事情。这一方面我亦然有感。可能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直面恐怖电影里的死亡,甚至兴趣盎然的阅读推理作品里的谋杀,又或者面对社会新闻中种种灾祸也可以冷眼旁观,惟有切实的发生在自己的周边,才会产生真正的心悸,持续性的伤痛,和难以抹灭的创伤,此时只剩下避而不谈的孤僻,因为任何事外之人也不可能真切的体会当事人的心情。自然,任何人尚且不用忧虑的时候要远离,不得不经历的时候更希望忘却,这不是一个好的话题,但是这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即我们最终要行向何方。

  《死亡课》不是一本教人寻找信仰的书,更多的是让人懂得理性与勇气。它也不是在你抑郁或者迷茫时的一颗灵丹妙药,而是带理智的你领悟人生最真实的一面。把生命看作一种社会性地存在,一种可以被解析的流逝,它不只是个体,更是集体的共通。

  如果说《西藏生死书》是感性的,那么《死亡课》就是绝对的理性,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生死,平和安详的接受亲人的离去,都是为死亡里的未知寻一片宁静,为短暂的人生多一些预留,以便能够让人以更开阔的胸怀去对待生命的必然。

  《死亡课》读后感(五):生死之间,学会珍惜

  生死之间,学会珍惜

  评《死亡课》

  每个人都有生命终结的一天,那就是死;因此有人说,人从出生开始,便被判定了死刑,只是缓期执行的时间问题。每个人看待死亡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观点和结论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终有一死,便可把生命看淡,一生之中随遇而安;有的人认为因为生命有了期限,于是便抓紧时间去体验生活,发挥生命的潜力。《死亡课》搜集了人们对死亡、临终的观点,教我们如何在生死之间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教我们更客观地看待死亡。

  在《死亡课》中,我们接受了关于死亡的教育:包括死亡的定义、濒临死亡的状态和对于他们死亡的感觉(特别是亲人),一些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行为以及持有的关于死亡的信仰。死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在叙述各种观点的同时,书中还辅助提供了各种关于死亡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提供了美国关于死亡的成因、形式等方面的各种数据,为我们了解死亡的社会成因提供了佐证。比如说不同种族和性别方面对死亡的不一样看法,因为社会环境和生存问题的不同,死亡的数据也大有区别。

  蒙田说:哲学,就是教我们学会死。面对死亡,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信仰,《死亡课》里的种种看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死亡、珍惜生命。就像接受一些死亡的智慧,如赛内卡说:生命,如你所知,不比总是匆匆。我们不知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活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而不是将就着活命。生命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短。如果他遇到挫折,心灵得不到安宁,他就放开自我。无论他是主动要求终结还是必须接受死亡,无论来得快还是慢,对他来所都无所谓。死得早晚不代表任何事情,死得值得才是重点。死得其所也算是对糟糕生活的逃离。

  因为失去,所以珍惜。当我们透彻理解死亡的意义之后,我们才会像在坠入海中仅仅抓住救命稻草那样,紧紧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明白了死亡,人才会感恩生命、善待生活,并且尽可能地用最好的一面献给其他人。只有死亡可以让平日显得非常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事情变得更加重大起来,当知道我们的亲人行将离开,我们会更加亲切地照顾ta,满足ta的要求,让ta对这个世界尽量不留下遗憾。死亡,让我们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也让我们学会感恩、善待他人。

  在生死之间,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

  2011-8-19

  《死亡课》读后感(六):关注死亡,珍惜生命

  都说哲学深奥,因为哲学谈到太多严肃的话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生是怎么回事,死又是怎么回事儿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对于哲学理解甚少,更多的人听到哲学就头大了,因为在主深奥了。只能望哲学兴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死亡课》本书讲是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中国对于死亡的谈论很少,几乎在生活中很少谈及,因为觉得要避讳。其实在其它民族中有对于死亡的另一番理解,他们认为死其实是另一种重生。本书作为博雅教育通识系列书籍中我觉得非常重要。就像作者所说,死犹如一匹时时在屋子里的马,我们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想或者不想,死亡就在哪里。

  其实谈到死亡,我们没有回避的。书中讲到了许多话题,比如死亡在各个民族的看法,以及怎么来对待死亡。通读此书就会明白,此书在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死亡的教育,一是从认知型,二是情感型,三是在行为层面,四是在价值观层面。作者公民信息库就在为我们来解开这个死亡之阴影。作者从人们对于死亡态度的变化以及对于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文化差异下对于死亡的态度讲起。主要是对于临终于丧亲之痛与人的各阶段来看等死亡等方面展开对于死亡的态度。

  对于死亡我们的日常用语就有所不同有的直白的说叫“咽气”正规的叫法是“逝世”委婉的说法如“安息”还有更有诗意的说法“生命的华章圆落幕”还有一些表示看法的如“气数已尽”“走上末路”。表示依依不舍的“离我们远去”从这些叫法上我们的死亡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件,但是我们的读法不同,就可以看到我们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觉得人生最后的一个句点,有的觉得就是单纯的完结,还有的人觉得是生与死的关系,我觉得死亡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书中有讲到临终关怀。这点是非常必要的,书中讲到我们的临终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对于临终人来讲,它的心理、身理以及价值层面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对于这种自然死亡如何来对待,是觉得是“走上末路”还是“气数已尽”都会让临终的人死得不痛快。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对于临终的人进行关怀,比心理辅导,身理上的重视以及社会层面的关心与精神上的引导对临终的人进行最后的抚慰,让别人死得放心,死得痛快。我想对于别人的死进行此番关怀,正是作为人最有人性、最温暖人心的事儿。

  书中对于死亡的讲解非常到位,讲到人的几个阶段对于死亡的认识,都非常有意思。我想对于死亡认识透彻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生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让生命过得有质量,有意义!

  - 来自当当

  《死亡课》读后感(七):死亡并不简单

  死亡并不简单,这一命题很多人看来很可笑,他们会说“死当然不简单!”,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死亡和死并不完全相等,死亡是一个现状而非死的过程。死亡可能要有前边的过程作为铺垫,然而仅仅是这个结果也是不简单的,这就是《死亡课》带给我的结论。

  其实死亡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它这其中中国人就占大多数。中国人历来有对死亡回避的传统,甚至是隐晦,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他可能要死了,这个人就会有些不舒服甚至抓狂,他会认为这非常晦气,甚至因此他会真的丧命。事实上,这只是人们各自文化的不同,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西方人似乎对死亡的理解就豁然的多,这可能也源于其哲学思维的影响,在中国孔子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但是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的先驱却认为对死亡的探索、思考很有意义。《死亡课》通过很多调查和数据告诉了我们关于死亡问题的整个体系,当然这些调查和数据也基本上是美国的,但是从其中能够得知死亡并非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整个体系。死亡不仅仅只有对亲人的安慰,还有对死者临终的关注,这个临终期可能很短也可能比较长,包括对艾滋病、癌症病人的关注。然而死亡不仅仅能够延伸出心理关注,还包括了对死亡原因的分析,通过对死亡人群的具体信息的收集了解到不同人群面临的死亡风险,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减少悲剧的发生,要知道死亡不仅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它也将是实践改善的对象。此外,谈到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时,我似乎回忆到了很多事情,小的时候当我们谈到死亡时,大家都没有恐惧的感觉而是嬉笑了事,但是我认为这是危险的事实证明后来有两个小孩丧命,可能与他们的死亡观有关系。自从我们小学当时对交通事故做了宣传警示后,我就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事故惨烈的照片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只有让儿童加深对死亡的理解或者说是恐惧,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的死亡率。

  《死亡课》可以当做一本操作手册来看,也可以当做一本很有哲理的著作,确实能从中体会到了一些深刻的理念。死亡对于人来讲实质上是躯体的毁灭、腐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因为死亡完全消逝,一个超越死亡的人不是说这个人抗拒了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他认识到了死亡的本质通过它就要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这个世上或是留给自己的亲人。作为精英人物不论是政治、思想各个领域,他们都会把自己最为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留给世界,以此来超越死亡带给他们所谓的时间惩罚,思想则成为永恒的东西超越了时间。西方人对宗教情有独钟,也因此产生出一种宿命论的认识,即死亡是上帝的安排没有必要进行逆向的抗争,那是徒劳的。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但死亡确实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情,不管用多少手段都要面对的事实,那么就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企图逆水行舟而要顺水推舟,要将死亡在自己心中变得很正常、很自然,就像那个三段论一样“人总是会死的,墨子是人,那么墨子会死的”。

  《死亡课》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解释透彻,也并非根据中国社会而研究出的成果,但是这本书仍然对我们的死亡观起到很大影响,甚至超出了死亡概念范畴。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国民应该加深这部分的认知,才能使死者安详、生者安心。

  《死亡课》读后感(八):唯有认知死亡 才能活出生命的质感

  说到人为什么而活,活的意义是什么?梦想、成功,甚至是为了家人,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生死这两种人生价态之间的关系,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死的舒服做准备的,所以大多的我们都畏惧死亡,而不能接受、正视、理解的人,是很难活出精彩的。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死期该来的时候谁也挡不住,也不会迟一步。而实际上,“死”只是一种定义,而“生”则代表一种意义。

  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办学机构中,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课程很多,但关于死亡,却是几近空白的,说到死,无论老少健康与否,都本能的让人毛骨悚然。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躲避天灾人祸等意外造成的死亡威胁,也逃不脱疾患老病等的死亡魔爪,在生死一线间,其结果就在心念,就还哦昂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一样,癌本身一般是不会致人死亡的,但多数的患者都是被自己营造的悲观无望情绪吓死了。这种心理波动和不敢正视是最大的危险所在。人活一世终有一死,其言也善,这尽管不是一个死人说的话,但这是一个研究死亡十几年,接触濒死之人无数的学术专业人士的理论著作学说,以借死亡之口给在生之人的生命忠告。

  这堂生动的死亡课,是通识教育(也叫做博雅教育)课程之一,读来很通俗,没有哲学的思辨性和难懂,也没有文学的恐怖特效的渲染,作者用平常的洞世心态来写,好像是在说吃饭睡觉这样波澜不惊的琐事一般,让人读来轻松,尽管始终以死亡贯穿,却是教人在死亡面前变得平和淡然,全完找不见死前的恐惧思维。加之这本教科书更是将范围缩小锁定在儿童阶段,看来残忍,实际上是明智的大爱,“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在高手孩子怎么活着的同时,让他知道死亡是什么,才是人格健全的一种体现,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小的时候被告知不能做什么,要怎么做,却很少有人高手我们为什么。这种却是是比导致人格缺陷,甚至会诱发心理变态和人格畸形,这也是少年叛逆甚至自杀率攀升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缺失。

  生与死,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现在教人们如何寻找和感恩幸福的书很多,而教人如何应对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的书却很少,中国的青少年更是没有美国孩子的机会在课堂学习这一观念,所以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便在长大后还是无法承受死亡别离的痛苦打击,很难走出这种阴影。须知:爱有多种表现形式,教人认知死亡,也是生命塑造和重建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书的分析是以美国社会为原型进行的探索,在描述死亡的过程中力求让人们知道阿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从不同的人生阶段来拜年话的看待死亡,最后又从道德、伦理、家庭和精神价值方面进行了死亡课题的总结,让人们在对死亡体系的认知更深入,尽管死亡是一种无法提前预知的事情,但唯有在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明白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才能找到活出生命质感的方法,即学习必要的死亡课程。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本《死亡课》中的死亡教育并非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辅导,而是要长期作用于人体思维意识的一种活动,而非立竿见影的应急良药,不能求速愈,只需待慢养。

  《死亡课》读后感(九):悲痛是爱的代价——读《死亡课》第八章《应对丧亲之痛》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作者: [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 克莱德·内比(Clyde M.Nabe) /多娜·科尔(Donna M.Corr)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版。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126832/

  读完《死亡课 》好几个月了。这是一本教科书,多年前为了工作需要买的。刚自学了一部分就离职了,然后放在书堆里忘记了。想不到多年以后,妈妈病了,我很悲伤很恐惧,新买了好多本关于死亡的心理学教科书,又把以前那些看过没看过的旧教材翻了出来看。大概书虫应对危机的办法就是看书吧?

  这书是理科教科书,平实刻板。其中的一章,我特别喜欢,感觉说到了我的心坎里。那是本书的第八章《应对丧亲之痛》 。

  我的悲痛,常被身边的朋友当作软弱的表现,而本书将悲伤定义为爱的代价。“爱一个人,就等于将自己命运的赌注押到了对方的身上。每个经历着爱的人都会对对方形成一种依赖,也同样在冒着失去对方的危险,可能遭受失去所带来的痛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悲痛就是为爱付出的代价。”“只有没有爱的人才能免于遭受悲痛。”

  本书把悲痛视为正常的表现。 “悲痛既不是精神障碍也不是疗伤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健康的一种表现,爱的表现。”“想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去爱,去悲痛是人类的困苦,也是人类的尊严。”“我们的悲痛是为了自己而表达的,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面对悲痛,我尝试过表达。曾被善意的劝慰或开导,也曾被不那么善意的厌弃或拒绝。而本书是鼓励表达悲痛的。“禁止人们完成自然的过程对人的身心有损害,对社会本身也有害。表达悲痛是健康的表现。”“任何一段新的感情都不可能取代过去的。”哀悼是值得鼓励的,因为“生命的结束,不等于关系的结束。”

  对于还没有发生的悲剧引发的悲痛,本书称为“预期悲痛”,并认为是正常的。我就在预期悲痛中,承受了一些朋友对我的指责——那些人认为悲剧尚未发生就不应该悲痛。本书让我觉得找到了知音。“预期悲痛指的是在悲剧发生之前,人们就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所以悲剧还没发生,他们就已经非常伤心了。”但即使如此,生活也要继续。“人们总在不断地经历失去,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父母,失去朋友,但是即使我们失去了这些,我们也依旧爱着他们。”

  在悲痛中,面对那些认为我不该悲痛,或不该表达悲痛的人,我感到极度的孤独。这章观点很实用,如果学过的人多些,也许会帮身边经历悲痛的朋友少一些痛苦。

  《死亡课》读后感(十):也谈生与死

  我感觉,中国人对死亡问题重视,这从与死亡有关的成语非常之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 死不改悔、死不悔改、死不瞑目、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死而后已、死而无悔、死而无怨等等。中国人很少单独的谈起生死,只要提到了死亡,多是把死亡作为一种终极状态来形容,而且往往与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与死时的状态,或者与死的目的有关,很少去思考抽象意义上的死亡。但是,我因为自己性格非常脆弱,倒是经常会想起死来,甚至很多次还选择了死法。所以,读这本《死亡课》让我想到很多问题。所以,写这篇书评,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思考,另一个是由这本书所想到的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

  死,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与生所相对的一个点,是生命线段的两个端点。生,是生命的开端,而死,是生命的结束。在这里,死亡是一个临界点,在那一刹那间,死成为完成时,成为一种既成的状态。在这个点之前,是活着,而跨过这个点,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在此之前是光明,跨过一步是黑暗。

  死,在我看来似乎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线,一条联结生与死的线,这样,死就成为一个过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开始了奔向死亡的征途,就是沿着生命轨迹向死亡运动,向死亡靠近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躲不过死亡这样的最终的结局。所以说,死是迟早都要来的事情,用不着太着急。这样看来,我时常因为生活的无聊、没有意义而想到死,还是太过幼稚了。

  死,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生命中与生相对的两个方面,是理解生命的两个入口。生命是一个存在,也是一个过程,而生与死就是这个存在、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联共生,缺一不可。可以试想,没有了生,生命体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了这个人,也就没有意义可言;而没有了死,生也失去了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永不消亡的东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死明明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的否定者,是生的终结状态,但是它却赋予了生以意义。因为生,才有死,而有了死,生才有了意义。

  看完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查尔斯·科尔的这本《死亡课》,感慨良多。发了这么一通感慨后,再想想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死,我觉得,《论语》中有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传了两千多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只是关注现世,少去考虑死后。虽然也有阴阳循环、善恶报应之说,但其间也只是个人良心上的约束,似乎远没有西方的天堂和地狱那样具有最终审判的作用,也没那般恐吓意味。所以,中国人在对待死亡上,往往把其归结为天意、归结为命运,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颇有些自然而然、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里面。说白了,中国人也怕死,但死亡并不给我们造成压力,并不让我们感到特别恐惧——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句“这是命”,就什么都不怕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亲人以及自己的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所认识的死亡,是生老病死中的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而来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必须走向的结局,并且更多的从生的意义上来认识死亡,这样就没有多少负面情绪。但西方人不同,因为宗教的缘故,死亡于他们来说,是决定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状态的事件,是生命的最终审判,到底是在天堂享福,还是在地狱受苦,全由死亡来决定,由不得西方人不紧张,不忐忑,不焦虑。所以,文化决定了对死亡的认识,也决定了死亡的意义。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西葬礼不同,就能稍见端倪。西方人的葬礼,是我从影视剧中看的,往往是一种宗教仪式,整个场面可以说是悲伤而肃穆。现在中国城市中人的葬礼多多少少都受西方人的影响,但在农村还相当多的保留着传统。往往会搭起一个灵棚,把死者装殓于棺材之中,停放与棚下的一面画屏之后。前面摆上供奉的各种肴馔,后面则是孝子们围着棺材而坐,以表孝思。每当有人来吊唁,当司仪喊道有客到的时候,就象命令一般,孝子贤孙们要闻声大哭的,以表现哀思给客人看。而与此同时,有头脸的孝子要到外面对客人进行跪迎,行叩首礼。现时下的农村,多半还会请上一班唢呐或者戏班,来表演一番,有的子女连哭灵都不再进行,转而去请专业的哭灵人。因此,亲人的死亡本来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却成了一出戏剧,几乎是一场由邻近的人都来参加的戏剧,有导演(往往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有演员,有场记,有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我时常都会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件悲伤的事情,却成为一出戏剧呢?如果再看看这戏里那戏台子上的表演,经常都会让我心生疑惑——这真的是在祭奠亡者吗?但好象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演戏的天分,如此基调不相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在他们做来仿佛就是理所应当,毫不在意,感到别扭的往往是我这样的人。我就在想,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把人生当成一出戏来演的,他的死亡只不过是其谢幕而已?我的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至少我能感觉到,中国人面对死亡,所持的是一种戏剧化的态度,不管是不是能够意识得到,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就是这样。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对死亡的理解也更不同,相对于西方人面对死亡的严肃态度,两者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本《死亡课》也是为西方人写的,是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而对于已经把死亡戏剧化的中国人,似乎去读这样一本书对中国人没有多大意义。当然,也不尽然如此,因为现在是西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城市中人,原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已经彻底瓦解,人们渐渐变得孤立。而缺少了传统文化中群体的抚慰,死亡也渐渐成为中国人无法面对的一件事情,变成人生的一副无法承受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这样的一本书对我们倒也不无帮助。

  希望通过读这样一本书,使我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与死亡有关的事件,坦然面对死亡带给我们的重负,坦然面对我们注定要到来的结局吧。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0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