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 导语】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500字
从1949年到20_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_周年,这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我们的祖国现在是繁荣富强,我们的国家将屹立与世界民主之林。
在国庆节期间,电视里播放了一部《辛亥革命》的电视连续剧。这部连续剧精彩的展现了我国未成立之前的现状。在清朝期间,不断受到外来国家的侵略,清政府总是后退和胆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后来签订一系列的条约,我们的人民意识到民族危难,开始觉醒。
清政府是腐 败的,因此,人民也决定要_清朝政府,建立新的政权和党派。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举行了洋务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后来,就有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革命的道路,决定_清政府,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孙中山,梁启超等人经过努力_了清政府,建立了国民政府,主要领袖是孙中山。人们都认为中国已经安定了,但在北伐战争中,出现了一个自私的人:他就是后来国民党的委员长,蒋介石。他想独占中国,欺压百姓。于是,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党派:共产党。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是毛泽东。他的政策方针推倒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辛亥革命在1949年10月1日结束了,并且成立了中华人共和国。我看了这部电视剧以后,心里似乎有一股强烈的愤恨和一种爱国感情。没想到我们的国家建立是这么的艰难,历史是这么的残酷。我想到我是一名中国人,心里热血沸腾,只想着自己的国家不受到侵略,以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去报效国家,让历史不再重演。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发奋图强,不忘记周恩来先生的教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也一定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和知识去报效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的国家永远屹立与世界民主之林。
2.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500字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内忧外患下的祖国满目疮痍,逐渐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中国人民当然不会就此屈服,于是,实现民族复兴成了几代人的梦想,无论是由农民领导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走上层革新路线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再到打破了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几十年间,无数有识之士前仆后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铸就了一部救亡图存、民族抗争的中国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这场几乎吸纳了当时所有中国先进分子的民主革命,虽然最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它终结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消灭了世代相袭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更是给苦难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权、民生的新思想,在必须程度上,解除了传统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束缚,也为之后各种新思潮在中国的构成和传播扫清了障碍。能够说,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再回到电影中,当目睹年仅32岁的秋瑾英勇就义时,我动容了;广州起义后,当看到林觉民烈士的遗体被残忍的敌人抛入水中时,我愤怒了;当听着起义的号角,相隔百年见证武昌首义的胜利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人之处,莫过于这些革命者很多都来自富足的家庭,他们甘愿抛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告别自我的亲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民主革命中,用自我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天我们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上课,而我们能够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幸福生活,试想一下,若没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这天的中国又将会如何?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历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孩子们明白如今的完美生活来之不易,照顾好祖国未来的“花朵”。
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500字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此刻的中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这一刻,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奋斗与牺牲,仍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历,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可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提高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日,社会上有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