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走进余秋雨?就是要走到余秋雨的心里,去探究他。但实质上,我无法去走进他,也没有什么走进他的资格与理由,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我知道我是怎样看他的。
我对他的文笔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只是作为他的读者之一,去欣赏他的文字、感悟他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解并且浅薄地感受一下他的人。
网络上评论余秋雨的话有很多,好的坏的都有不少。好的,能把他赞得天花乱坠,余秋雨成了一位让人不可思议的文学界奇才;坏的,那骂的是狗血喷头,句句都带着针带着刺。而我对余秋雨,是好坏参半吧。
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起先是带着新奇去翻开第一篇《道士塔》,但随着我把这本书的文章一篇一篇地读下来,心情是沉重再沉重。在余秋雨的自序中,他说过,本希望写出的文章是欢快活泼充满青春的,但是这样的文字明显是沉重有的还让人悲哀的。他几乎在每一篇文章里都大量地运用了反问,烘托出那一种气氛并加深了读者的思考,这些问号,使《文化苦旅》更增添了一种它特有的情感。也许是余秋雨从小对文学的兴趣和各地历史的熏陶促使了他的文字的成熟和老练。没有鲁迅的那么简洁果断,因为这是一本有很多很多悲痛抒情的散文集;没有冰心的那种柔美情深,因为这是一本与残酷历史结合的散文集因此,余秋雨的文章就此有了他的天地一本书,如果没有它有特点的文字,怎会是一本好书?就是他那独特的文字,造就了现在的余秋雨以及他的作品。
同时,在另一方面,我对余秋雨的做法感到不解甚至在怀疑他是不是有一点显摆,在他的blog里,几乎是定时地推出其他人对他的赞美,有陈文茜的,有胡忠信的,而且,他还在blog里发表了一篇《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正式授牌》的文章,里面居然全是主持人对余秋雨的介绍和赞美,内容不乏余秋雨先生是一个集深入研究、亲自考察、广泛传播于一身的完整型文化学者。这样的话。他是真的想告诉大家自己的成就还是什么,即便是这样,他也不应该把这样的文章公众发表:这对于社会来讲,影响到大家的可能不大,但是我认为这是余秋雨的一个超级自恋、显摆的形象,对于他自己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有人这样评价余秋雨:我们虚弱的肠胃只知道:臭鸡蛋就是臭鸡蛋,加了再多的十三香,还是臭鸡蛋!
我对余秋雨无法说明是讨厌还是喜欢,我喜欢他的文字,但是,我不喜欢他的那种自恋,这对于一位著名的大家来讲,不是一件好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