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初中作文
+

八年级关于奉献的日记600字

2019-09-0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阳光奉献给了大地,雨露奉献给了大树,微风奉献给了野草,泥土奉献给了大地上的所有植物。《八年级关于奉献的日记600字》是励志台Lztai.com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心是人最美好的地方,爱是人最美好的联络关系,爱心是每个人最美好的感情,它让人感动、让人动容。而我,就曾遇到过一件感人至深的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故事。他们之间非亲非故,更是互不相识,却无私的将爱心奉献。


  一次,我与妈妈到商店。走到附近时,忽然发现前面围了一群人,走过去一看,一位老奶奶正卧在地上,看那脸上痛苦的表情,就知道她生病了。可为什么她身边没有亲人呢?得快点把她送到医院。正想着,突然一阵喇叭声传来,闻声一看,原来是一辆出租车,只见司机探出头急切的喊道:“快!快上车,老人家的身体不好,我送她去医院。来几个人搭把手。”我看着他焦急的样子,心想,这应该是那老奶奶的亲人吧,既然有人照顾她,自己又何必操那个心。想到这儿,我立刻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可没等我说完,只见妈妈快步走向那位老奶奶,边走边说:“来几个人帮忙抬上去。”又对我说:“快上车,去医院。”只见妈妈又和几位叔叔一起把老奶奶抬上了车。看着妈妈焦急的面孔,我也上了车。


  去医院的路上,塞了车,司机不停地回头看着老奶奶,看她越来越痛苦的表情,他急得满头大汗,把汽车喇叭按得直响。来到医院,妈妈急忙跑去挂号,几个叔叔一起把老奶奶抬上了担架,又一路小跑着把老奶奶送去了急诊室。在路上,一位叔叔还关切的说:“您放心,马上就到急诊室了,会没事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位医生走了过来,说:“老人家没事了,我们已经开了药,记得按时吃。”听到了这句话,所有人的心才松了下来,紧皱的眉头也放平了“你们这些做子女的应该多关心、照顾下老人!”说完,医生便走了。这时,妈妈对大家说:“我去交钱,老人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这时,那个司机开口了:“大姐,你误会了,我们几个根本不认识那老大娘,那老人家应该是没有孩子的,我这里有一点钱,你的就留着给孩子买点吃的吧。”说着,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接着,又一个声音响起:“还有我的!”“我也有。”说着,几个人便接二连三的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这时,我才注意起他们身上,他们身上都穿着工人服,脸被太阳晒得发黑,一看就知到工作很辛苦。他们都是来自社会基层,生活本就不富裕,现在却把钱给了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还有那个司机,还有妈妈,他们都无私的帮助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我却那么自私,在她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惭愧。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心的人。


  这件事我一直难以忘怀,我想,如果人人将爱奉献、将心奉献,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是一点陌生与仇恨,多一点和谐与幸福。


  篇二: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6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