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 初中作文
+

节约无小事初中作文800字

2019-05-0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导语】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节约无小事初中作文800字》是励志台Lztai.com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今天我看电视时,看到了一则节水的公益广告: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我的心不禁被这则广告语深深的震撼了。真的有如此严重吗?带着不安和疑惑,我急忙的打开电脑,寻求答案。


  我首先查了一下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甘肃会宁可能是中国最缺水的地方了,据说,那里的人们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去世的时候。一直以来,那里的人们主要通过储积雨水来生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水窖,他们一般是这样使用水的,从水窖里拿出来的水,先洗菜,洗完后经过多次沉淀,把沉渣过掉,留下相对的清水,再洗脸、洗头、洗脚、最后把用完的水再进行浇灌。在那些严重缺水的边远山区,经常可见一队队驮水的牲口和一群群背水而归的妇女和儿童。他们以前洗脸,当妈的把一口水喷到孩子们的脸上,大家各自擦一把,就算是洗过脸了。看着一张张因干涸而裂开好大口子的土地的图片,我的嘴巴变成了“o”型,我的心也一阵阵疼痛起来。我的脑海里闪过了这样一些镜头:我洗手的时候,会把水开的大大的一直冲,一直冲,晚上洗澡时,我慢条斯理的洗着头发,擦肥皂的时候,水龙头从来不关,水就一直淌着,我洗个澡至少也要40分钟到50分钟,这样一算,我得浪费多少水啊!我不禁愧疚起来。这时,耳旁传来厨房哗啦啦的水声,我一听,准是妈妈又放着流水在洗碗了。我赶紧跑到厨房,把我了解到的水缺乏状况跟妈妈说了,妈妈听了直点头,连忙关小了水流。我还和妈妈约法三章:一、避免大开水龙头。二、将洗米水用来洗菜,然后再浇花。三、将洗澡洗衣服的水用盆子装起来,用来拖地,冲马桶,节省清洁水。


  如果我国13亿人口每人节约一滴水,就会节约45吨水,多么惊人的数据啊!联想到祖国的万里长江和滔滔黄河,不也是由一滴一滴的水汇集而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中华名族细水长流的传统美德,节约每一滴水,为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篇二:


  “俭以养德”是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昌盛,无不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今天,我们提倡理性的适度消费和低碳的生活习惯,“传家宝”更不能丢。


  20XX年6月1日,一碗饭,一碗汤,这就是XX总书记在甘肃地震灾区时的午餐。总书记用餐的帐篷,是战士们的食堂,搭建在甘肃地震灾区一个偏僻的高海拔的小山村里。战士们的午餐,还是相对丰盛的,但是,XX总书记只吃了一碗米饭,盛了一碗菜汤。看到这个电视画面,许多人的眼眶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毛泽东主席曾经深刻地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设计师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曾经引用明朝薛u的话告诫大家:“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再看看我们如今,走进学校饭堂,食物是相当丰盛的,有鸡腿,猪排,大排。和胡锦涛总书记吃的比起来,我们都比他吃的好,但我们有些人吃了一口就倒掉了,多浪费呀!难道他们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


  现在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爸爸妈妈烧的菜有些人都不吃,只能倒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勤俭节约,不要浪费粮食,浪费最可耻的。同学们,我们要向胡锦涛总书记学习,不要浪费粮食。


  司马光曾经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古人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那些农民在烈日炎炎的阳光下干活,多么辛苦啊!他们披星戴月,任劳任怨,可换来的却是我们的浪费,全体人民应该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