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报告
+

教师学期述职报告

2020-01-2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时光如水一天天地流,岁月如歌悄然地走,忙碌而紧张的一学期转眼间又结束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总感觉与学生在一起的日子过的很快,虽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我累并快乐着。下面我把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中----我摸索着、学习着、反思着、收获着。

  本学期,我和孩子们一并进入了三年级的学习,随之我们也成了新课改年级,一开始,真的是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在李主任的引领下,我不断的学习着新课改的模式领悟着新课改的理念,首先我在课堂的追问艺术上下了功夫,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在每一堂课上我准确的把握追问的时机,找准切入点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在一方面我注意追问的坡度,先由一个简单点的问题打开突破口,逐层深入,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定的深度,最总突破要解决的问题。在一方面,我们班在小组捆绑式评价上进行了学习和应用,实施捆绑式评价的班级,这样能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的轻松、愉快、接纳、宽容的课堂气氛,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捆绑式评价教学法,彰显了课堂魅力。通过这一评价的运用,孩子们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激发,通过试着用捆绑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大大的调动了起来。

  我知道,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才迈出小小的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二、虚心学习---努力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其实,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的读书,来自于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否定自我。再忙我依然没有忘记读书。一学期来,我通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班主任兵法》、《告诉孩子 你真棒》。同时在博客中结识了很多名师和青年骨干教师,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我知道新时代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教科研,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教学技艺》和省级课题 《学困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三、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做一位快乐成功的教师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

  班级后进生无非包括三类:1、学习困难的学生;2、行为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3、既学习困难又行为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

  然而,她们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独、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或刻意的捣乱。 通常我会多跟他们接触、交谈,有空的时候常跟他们谈心,如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谈谈他们假期怎么过;谈谈他们父母、家庭的情况,当然也谈一些学习方法,这些有意无意的谈心,往往会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很在乎他们、很看重他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特别是他们点滴进步,我都要在班内大肆宣传,使他们成为班级核心,让他们有自豪感,从而鼓起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在班内,我还常开展“火眼金睛”活动看谁发现别人优点最多,并互相说一说,使我班学生始终能处于发现别人的一种状态。本学期我班的几个孩子就有了一定可喜变化。

  四、注重家校联系----促进孩子稳步发展。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访了解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一工作,特别是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教。以前有七、八个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因此,我及时联系家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并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对家长提出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管理和家庭辅导的要求。后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教育,这一部分学生现在改变很大,基本能及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和不足,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一下几个方面努力和加强:

  1、 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

  2、 依旧关注学困生的引导,使他们快乐成长,在各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3、 继续深入新课改的探讨和学习。

  4、 进一步加强和家长以及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一个这样的启示: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愿与我的同事们一道,共同探讨,携手并进,勇于创新,继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6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